余家坪镇人民政府
澳门金沙,澳门金沙官网2022年工作总结的报告
一、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
今年以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,围绕“党建引领、项目支撑、产业富民、生态提升、融合发展”总体思路,写好五篇大文章,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。
(一)写好“产业兴旺”文章,促进乡村经济振兴。按照山地果、川道棚、沟道种养殖为主的发展思路,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抓手,发展壮大“一区三线四带”(即以新寨河村大棚油桃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区,辐射带动王家湾、双流湾等5个川道村联村发展油桃产业,着力打造205省道沿线现代设施农业,羊马河村道沿线红色旅游业,余家坪沟道沿线传统种植业、养殖业,形成万亩山地苹果产业带、千棚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带、百户规模种植业、养殖产业带和休闲农业产业带。)农业产业格局,助力乡村产业振兴。
一是加强果园管理。一是强力开展果树防冻。采取领导包果园、干部包山头、村干部包农户的方式,开挖防冻坑600个,购买油桶1000个,有效防止了果花受冻。二是强化幼园管护。对近三年集中发展的1200亩山地苹果,通过政府强力推动,聘请技术指导员培训指导,全部按标准化进行管护,其中王家湾黑山沟果树达到了三年初挂果。三是试验了果园坑施肥水技术,明年将全面推行。二是强化设施农业建设。在禾草沟村石家沟新建大棚1500米,占地80亩,在王家湾村新建大棚10座。争取项目,加固了崖头大棚樱桃、蟠桃基地的大棚背墙。发展大棚葡萄56座,拱棚红葱48座。三是注重粮食生产及新型经营主体培育。打造新寨河、凉水湾2000亩地膜玉米示范基地,种植马铃薯8100亩,种植大豆2600亩,大豆玉米复合种植800亩,完成粮食播种1.8万亩。升级改造王家湾万润循环农业基地,发展大棚梅杏、冬枣研发基地。全镇家畜存栏3万余头,家禽存笼3万羽。培育龙头企业1个,示范专业合作社2个,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。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。常态化抓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,分层分类落实好现有边缘易致贫户、脱贫不稳定户针对性帮扶措施,利用“子长之夜-夏日狂欢节”大型夜经济主题活动,策划开展消费帮扶工作,按照“四个不摘”要求,做好驻村帮扶工作。通过各类排查整改中省市各类反馈问题8个方面31条。
(二)写好“生态宜居”文章,促进乡村绿色发展。坚持“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”的理念,大力实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三大保卫战。按照“清理、整治、提升”的总体思路,突出“四个聚焦”,全力打造看得见水、望得见山,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。
一是聚焦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。建立联创工作责任制,落实环境卫生门前“三包”责任制,按照“户示范、村整治、镇提升”的工作思路,以新寨河村为整治试点,统一规划,全面清理, 创建羊马河村为美丽宜居重点达标村,新建卫生厕所199座,整改问题厕所8个,常态化开展“八清一改”村庄整洁行动,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,创建新寨河村为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,开展崖头、禾草沟两个村的人居环境整治。二是聚焦生态建设。组织群众完成荒山造林及补植补造,以庭院绿化为基础,以205省道及子安路沿线为重点,对岭湾、新寨河、崖头等主干道路进行绿化美化,栽植四季玫瑰等1.5万余株。开展义务植树宣传活动,核查新一轮退耕还林面积,调运刺槐6万株,沙棘5000余株,重点补植禾草沟村、石家沟村、羊马河村,完成补植补造3509亩。加强护林员管理,制定护林员公示牌、禁牧宣传牌8块。组织禁牧队进行日常巡查,下决心对一个钉子户进行打击,起到震慑作用,全镇暂存羊子2000余只。三是聚焦水污染防治暨环境保护。认真落实镇村河长制,全面开展河道“清四乱”,全面开展河道沿线环境污染隐患点专项排查,排查整治河道污染隐患点11处,关停洗煤场4处,认真完成各级督办问题整改,镇级河长定期巡河自查自改,做好辖区内污水处理厂日常运维监管。四是聚焦土地管理。加强耕地日常管护,域内无新增乱占耕地现象,排除一切困难,顶住各方压力,将黑山沟拌合站违法占用耕地进行彻底拆除,恢复耕地10.5亩,并全部入种。加强撂荒地治理,强行收回崖头因育树苗撂荒地150亩,打造成荞麦种植示范基地。两项工作既保护了土地,又起到了保护耕地的强大震慑作用。全镇呈现出环境整洁、生态良好、庭院美化、村容整洁、乡风文明的良好景象。
(三)写好“公共事业”文章,促进服务水平提升。坚持共建共享原则,做好三方面工作,大力发展社会事业,提高公共服务能力。
一是科教事业。培育新寨河村、郝家川村为延安市科技示范村、科技示范户15户,推广新品种8种,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技培训活动2次。大力实施“科教兴镇”战略,重视解决农村学校的实际问题,认真落实“双减”政策,召开4次专题会议研究教育工作,扎实开展好贫困家庭学生精准救助工作,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逐年提高。二是医疗卫生健康工作。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,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各项措施,新冠疫苗接种率达98%以上。支持医疗卫生健康工作,推进健康子长建设,落实“健康细胞”示范建设工作。三是文化暨旅游产业开发。加强文化阵地建设,建成郝家川村史馆、禾草沟聚贤厅、羊马河战役纪念馆,开展各类文化活动6次,开展各类公益培训8次,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完成率达100%。
(四)写好“民生保障”文章,促进民生福祉改善。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抓好三项具体工作,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。
一是两费收缴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1080人,享受人数2674人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405人,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到位率100%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.44万元。二是社会救助。强化低保动态管理,做好低保对象复审工作,新评选低保66户108人,新增特困人员6户6人,取消特困人员5户10人。做好特困供养人员的审核和救助工作,及时更新特困供养对象的人员变动,规范化管理社会救助工作,做到应保尽保。三是救灾救济。完善镇、村《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》,建好旱灾、汛期、滑坡受灾贫困群众的基本信息台账,及时查灾核灾报灾,做好防汛抗旱工作,对41个库坝进行隐患排查,维修溢洪道2处,安装警示牌15处。
(五)写好“乡村治理”文章,促进社会大局稳定。坚持以人为本,从七个方面统筹抓好乡村治理,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,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
一是法治建设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。召开平安建设专题会议2次,推选147名网格员,建立“能人说事”、“法官说法”、“干部包联”三个信息库,做好矛盾调处工作。二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。落实扫黑除恶工作主体责任,深入学习《发有组织犯罪法》,健全完善扫黑除恶长效机制,依法深入开展专项整治,切实提高扫黑除恶法治化、规范化、专业化水平。三是信访工作。积极推行“阳光信访”,实现市以上信访案件办结率、息诉罢访率达到100%和95%以上。严格控制越级上访,依法严肃处理无理缠访、闹访和恶意破坏信访秩序行为。四是安全生产。严厉打击各类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,强化煤矿、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,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,重大隐患治理。五是食品安全。落实食品、药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,积极实施小作坊、餐饮质量安全三年提升行动,杜绝发生食品安全责任事故。彻底清理填埋了11处采石场,对7家采石场责任人实行治安处罚,制作禁止非法采石警示牌11块,彻底解决了多年来的非煤矿山安全隐患。六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坚持镇片村“三级联抓、半月研判”制度,全镇实现行业无上访、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,矛盾排查率达98%以上,有效化解率达95%以上,群众的满意度在98%以上。
二、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
一是产业规模小,效益不突显,农民收入仍然不高;二是基础设施依然薄弱,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,部分群众居住环境仍然很差,生产生活水平不高;三是镇村部分干部存在“慵、懒、散”问题,干部队伍教育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,部分群众存在“等、靠、要”思想,政策宣传和群众教育需迎头赶上。
三、2023年工作思路及主要措施
(一)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围绕乡村振兴做文章。坚持“四个不摘”总要求,围绕“巩固、拓展、提升”总思路,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线,抓重点、补短板、强弱项,助力乡村产业振兴、人才振兴、文化振兴、生态振兴、组织振兴,促进乡村全面振兴。以防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工作机制为抓手,大力推广网格化管理机制,实施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政策落实及就业帮扶等措施,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。
(二)做大做强特色产业,围绕集体经济寻突破。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,我镇立足资源优势,按照山地果、川道棚、沟道种养殖为主的发展思路,大力发展特色产业、促进农民增收,农业增效。一是壮大农业优势产业。持续发展壮大山地苹果产业,在抓好9个山地苹果园管护的同时,新建山地苹果500亩。加强寺湾川子安路沿线川地葡萄产业管护,提升新寨河大棚油桃品质,流转郝家川村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区建设项目,以园区为引领,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。全力巩固崖头大棚樱桃基地,建设王家湾梅杏研发基地,做强禾草沟大棚蔬菜产业。大力挖掘羊马河战役红色资源,打造具有特色的红色品牌。二是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。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、农民承包地“三权分置”改革为抓手,采取土地、资金、技术、劳动力等多种股份合作方式,鼓励各类主体从事农产品生产、加工、流通和社会化服务,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,龙头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为主力,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农业经营体系。升级改造万润循环农业、随宝种养殖家庭农场。
(三)全力抓好环境保护,围绕生态文明见行动。坚持“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”的理念,大力实施“蓝天、碧水、净土”三大保卫战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以节约优先、保护优先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,贯彻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共同保护山水田林湖草生命共同体,推动生态宜居建设。全面落实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方案》,坚持生态惠民、生态利民、生态为民,加大污染防治处置力度,继续落实镇村“河长制”,认真落实水管员工作职责,加大河道沟道“清四乱”力度,不断改善断面水质。坚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与多城联创工作相结合,实行村庄生活垃圾分类、收集和转运机制,深入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力度,力争将余家坪镇打造成全省美丽宜居示范镇。
(四)全面改善基础设施,围绕生活条件抓建设。坚持“扩大基础规模、补齐设施短板、提高支撑层次、完善保障体系”的建设思路,树立“项目为王”理念,抓大项目、大抓项目,把完善基础设施当作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抓实抓牢基础建设。要紧盯产业链、技术链、价值链高端,做足项目谋划,争取澳门金沙,澳门金沙官网大项目好项目落地,加快形成高质量转型发展新优势。要加快项目建设,紧抓快办项目手续办理、建设环境、用地保障等关键环节,确保落地项目如期建成。要深化入企服务,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。持续推进余家坪镇“一村一品”产业项目,余家坪土地整理项目、新寨河盐碱地改造项目、寺沟山水田林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、新寨河乡村振兴项目等项目的建设。实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,继续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工程。启动中小型流域治理、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。
(五)统筹抓好社会事业,围绕民生福祉出实招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,不断改善民生福祉,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。以加强科教文卫事业发展为重点,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,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。科技工作要抓好实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,大力组织开展对农民的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;教育工作要大力实施“科教兴镇”战略,认真落实“双减”政策,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和教师队伍管理;文体事业以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为目标,突出重点,发挥优势,经常性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,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;卫生工作要优化资源配置,进一步加大投入,完善镇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。计划生育继续推进“优生促进”和“母亲健康”工程,加强流动人口管理,做好优质服务和婚育新风宣传,努力提高人口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。民主法制工作要紧紧抓住依法治镇和“七五”普法两条工作主线,重点完成普法宣传、严打整治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。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,积极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要按照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的总要求,重点做好输入人员排查、跟踪和管控跟踪,大力推广“两码联查”,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、制度化。安全信访稳定工作要继续坚持“1+x”矛盾调解法、镇片村“三级联抓工、半月研判”制度,本着“有黑扫黑、有恶除恶、有乱治乱”的原则,继续保持“扫黑除恶”高压态势,上下联动,全员参与,确保全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
特此报告
子长市余家坪镇人民政府
2022年12月30日